农业展览馆,全称全国农业展览馆或中国农业博物馆,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直属事业单位。农业展览馆每周一闭馆,其他时间免费对外开放。下面我们来看看,这样一个占地面积达到43公顷的展览馆,都有哪些值得设计借鉴的地方。
农业展览馆主要展厅有哪些?其中包含《中华农业文明陈列》等六个室内基本陈列,室外展园由古代传统农事园、现代科学农事园两部分组成,共计11个展厅。目前可供参观的展厅有6个,分别为2、4、7、8、9、10号馆。
其中2、4号馆是《中华农业文明陈列》,主要分为两部分。一部分讲述了我国农业文明的演进,贯穿远古农业到现代农业。上古农业主要以壁画的方式来展示,随着时代的推移,出现的实物越来越多,到了近现代则主要以雕像和模型为主要的展现方式。另一部分讲述了我国农业文明的古代成就,包括生产工具、水利工程、畜牧起源和手工纺织等。另外,2号展馆服务台可以盖纪念印章,记得去打卡。
7号馆是《青少年农业科普馆》,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展厅之一,这个展厅的互动性最强,同时兼具了知识性和趣味性,可以让孩子在玩乐中更好的了解农业知识。
8号馆是《中国土壤标本》,展馆通过一些互动项目,将原本比较枯燥的土壤知识具象化,来达到介绍土壤相关知识的目的。
9号馆是《中国传统农具》,展馆从全国各地征集了4000余件不同功用、类型、式样的传统农具。展馆按照农业生产的具体工序分为九个单元,分整地、播种、田间管理、灌溉、收获、运输、脱粒、加工、称量。此外,九号馆南侧的园林中有个彩蛋,那里有几十个大小不一的石磨,亲自动手推一推,体验一下劳动的乐趣与辛苦。
10号馆是《彩韵陶魂——田士利捐赠彩陶》,从这些精美的彩陶上可以看到古人的智慧,陶器上的绘画。不仅是古人对美的追求,也记录了那时那地的生活。